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2025年7月15日 --------------★------------ 听馆长说党史丨薪火文艺o轻骑兵走进遵义城的“毛主席住居”近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薪火文艺o轻骑兵”暑期三下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走进遵义“毛主席住居”,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党史学习。 “毛主席住居”是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的简称。1935年1月红军进驻遵义后,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就住在当时遵义新城城中心丁字口旁的古寺巷,这里原为川南边防军旅长易怀芝(又名易绍全)的私宅,是一幢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旧式洋房,外表呈青灰色。楼房坐北朝南,通面阔15米,通进深9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在遵义会议前的14年中,他参与过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工作,但他的主张和意见不仅被采纳的少,还一次一次地受到“左”、“右”倾领导人的排斥和打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湘江一战,使红军由出发时八万六千人锐减至三万余人。这次失利,党和红军几乎濒于绝境。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毛泽东出于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感,挺身而出,和秦邦宪、李德一味蛮干的瞎指挥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同时,通过艰苦细微的思想工作,首先争得了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继正、副报告和“反报告”之后,作了一个多小时的重要发言。对秦邦宪、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时又犯了退却逃跑的错误,进行了严厉批评。他强调指出,秦邦宪、李德错误的军事路线同红军过去取得历次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完全相反的。他用三句话讥讽秦邦宪、李德的军事路线已达到多么荒唐的地步:“你们不知道人是要吃饭的,路是要用脚走的,子弹是可以打死人的。”陈云曾经对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同志说过:“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讲得很有道理。” 长征开始后,张闻天和毛泽东、王稼祥在行军途中,针对党和红军面临的急待解决的战略行动方针,常与秦邦宪争论。1934年12月20日,王稼祥问张闻天:“红军最后的目标中央定在什么地方?”张闻天忧心忡忡地说:“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又说:“这仗这样打看起来不行,还是要毛泽东出来,他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王稼祥当天晚上将张的意见打电话告诉了彭德怀,然后又告诉了毛泽东,很快在刘伯承等几位将领中一一传开来,大家都赞成要开一个会,让毛泽东出来指挥。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重整旗鼓,振奋精神,根据实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迈开铁脚板,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使敌人赶到扑朔迷离,疲于奔命,红军则处处主动。中央红军在1935年1月—3月下旬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佯攻贵阳。5月初巧渡金沙江,至此摆脱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宣讲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遵义会议前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们深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毛主席住居”则是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此次走进“毛主席住居”,不仅让宣讲团成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也为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基层开展宣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薪火文艺o轻骑兵”毛主席住居合影“薪火文艺o轻骑兵”在毛主席、张闻天、王稼祥、雕塑致敬“薪火文艺o轻骑兵”毛主席住居沉浸学习“薪火文艺o轻骑兵”毛主席住居沉浸学习
|